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山东书吧

第46章

说起这个制度,后世命名为&ldo;郡国并行制&rdo;。

这个制度起源于刘邦掌权的时代,楚汉相争阶段,刘邦迫于形势,分封了异姓王。

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,刘邦称帝后,实行郡国并行制,诸侯国的政治地位远远高于郡,诸侯国疆域广大,人口众多并位于经济发达地区。

诸侯王的地位仅次于皇帝,在封国内独揽大权。

诸侯国拥有强大的武装,由诸侯王随意调遣。

此外,还自行征收赋税、铸造钱币,成为实际上的独立王国,最终成为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。

但是久而久之,刘邦发现异姓王中有人坐大,在总结秦亡的历史教训时,认为秦亡的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。

因此,他一面消灭异姓诸侯王,一面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氏宗室子弟为诸侯王(同姓九王),并与群臣共立非刘姓不王的誓约。

汉初的同姓诸侯国,土地辽阔,户口众多,但由于同姓诸王与高祖血统亲近,效忠汉朝,起着拱卫中央的作用,所以干弱枝强的问题这时并不突出。

刘邦驾崩后,当权的吕后违背誓约,立诸吕为王。

吕后对于受封为王的高祖诸子,控制很严。

齐王刘肥是高祖长子,地位尊贵,吕后对他早有猜疑,刘肥主动调整同吕后的关系,得以相安无事。

吕后专权以及分封诸吕为王,激起了刘姓诸王的强烈反对。

吕后死,诸吕聚兵,准备发动政变。

齐王刘肥的儿子朱虚侯刘章、东牟侯刘兴居暗约野心勃勃的兄长齐哀王刘襄领兵入关,共灭诸吕,由刘襄继承帝位。

刘襄应约起兵,杀死了反对他起兵的齐相召平,诈夺琅琊王刘泽兵,兼并琅琊国壮大实力,又进攻故济南郡(时为济川国)。

长安方面派遣大将军灌婴屯兵于荥阳防备,待机共伐诸吕。

此时,刘章在长安与太尉周勃、丞相陈平等协力消灭了诸吕势力。

群臣为防止类似外戚事件发生,立代王刘恒为帝,即汉文帝。

文帝以高祖庶子继统,地位本来不很巩固,而汉初所封诸侯王,已经历了两三代的更迭,与文帝的血统关系逐渐疏远,政治上已不那么可靠,因而一再发生叛乱。

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虽有反吕之功,但他们曾有拥戴齐王为帝的打算,所以文帝对他们没有以大国作为封赏,只是让他们各自分割齐国一郡,封为城阳王和济北王。

城阳王刘章不久死去。

济北王刘兴居于文帝三年(前177年)乘文帝亲自击匈奴之机,起兵叛乱,欲袭荥阳,事败自杀,济北国被除。

文帝六年(前174年),淮南王刘长谋反,事发被贬至蜀地,死于道中。

这些事件预示着王国与中央政权的矛盾正在加深,是更大的叛乱的先兆。

文帝为了加强自己的地位,采取了一些重要措施。

其一是使列侯前往封地,功臣如绛侯周勃也不例外,目的是控制首都局势,避免掣肘。

相邻小说
你是我心的归宿  学霸的日本女友  穿成五个反派的后娘  捧你成一线大牌  别笑!这是恐怖片[无限]  心怀不轨爱上你  上善若书  梨花醉  隐世高手的人夫之路  随遇而安  实习造物主  清欢记  神豪系统助我成为万人迷  蚀骨缠绵之娇妻来袭  渣受找我求复合[穿书]  我嫁给了无cp文男主[穿书]  失忆后我被反攻了  那些年我在锦衣卫  梅河遗事  王爷坠仙记